學 校:
要來介紹我的「母校」~兩棲作戰高級班﹙Amphibious Warfare School﹚,得先把美國陸戰隊大學(Marine Crops University)的組織概況說明一下。學校的前身是所謂美國陸戰隊的「準則發展中心」(MCCDC),後來為因應美軍陸戰隊各專業及進修班隊之成立,遂籌設美國陸戰隊大學,除專責各班隊之教育訓練外,同時亦兼具其準則研發之使命,期使理論能夠透過教育而在現實中得到驗證。概略來說,美國陸戰隊大學除了各教育行政部門外,主要下轄了八個班隊:包括初級班、兩棲作戰高級班、通信軍官班、後備軍官班、士官學校、預備軍官學校、指參學院(參大)以及戰爭學院。雖然同屬一個學校,同在一個基地內,卻各位於不同校舍,各有不同的教育訓練場地,在互不干擾的狀況下,獨立的執行他們專業的軍事教育。
「兩高班」﹙AWS﹚的前身原本是1911年成立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步兵軍官班」,是提供美軍陸戰隊軍官幹部進修的班隊,直到1948年二次大戰結束後,美軍陸戰隊為了檢討精進兩棲登陸的戰術戰法,以及統合其軍事學校教育行政的考量,遷校至 Quantico「康提克」基地,並且為了紀念蓋格將軍(General Geiger)對美軍陸戰隊的貢獻與學校的遷移成立,特將AWS整棟教育大樓命名為Geiger Hall。因此,與其說「兩高班」是一所學校,還不如說它只是一棟建築,一個班隊罷了。
雖說「兩高班」只是一棟建築,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地下一層,地上兩層的「蓋格大樓」裡,包括了大教室、小教室、辦公室、會議室、禮堂、庫房、餐廳、廚房、休息室、健身房等等﹙如圖示﹚,能完全滿足教育課程與學員活動之需求。至於整個班隊的編組運作和教育現況,簡述於後:
兩棲作戰高級班﹙AWS﹚:
1、各期招訓員額:包含陸軍、海軍及外籍軍官合計約一九八員。
2、訓期:四十四週。
3、教育目的:招訓美軍尉級幹部,精練陸上及兩棲戰術作為,以培養幹部協調
默契與參謀作業能力。
4、班隊教學編組及運作方式:
﹙1﹚班隊教育由班主任負責主導,下轄教官組負責教學與學員之考核;行政組
負責一般文書及行政業務;勤務組負責教具教材之整理分發與後勤補給作
業。
﹙2﹚全班區分為十六個小組,每組十三人,由一位專責教官負責班內學員之課
業指導、教授與考評之全責。共同科目及學術講演於大教室統一上課。
5、課程設計、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
(1)課程設計:著重於聯合兵種、陸戰隊空地特遣隊及陸戰隊遠征軍之指揮與參
謀作業能力,並結合世界局勢與未來之展望,培養學員對於世局之宏觀與前
瞻。
(2)教學內容:全期課程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以一般基礎共同性科目為主,包含陸戰隊指揮與管理之展望、克
勞賽維茲與孫子兵法之研究與比較、陸戰隊航空隊介紹、領導統
御之研究、戰鬥勤務支援、陸戰隊空陸特遣隊、陸戰隊遠征軍特
遣隊之簡介。
第二階段:為陸上戰術運用,探討陸戰隊空陸特遣部隊之攻、防戰術。
第三階段:為兩棲戰術之運用,包含下列科目;
A.陸戰隊空陸特遣部隊之遠征作戰。
B.陸戰隊空陸特遣部隊之兩棲作戰。
C.特殊地形作戰(沙漠、寒地、叢林、城鎮戰)之介紹。
D.海外衝突地區之撤僑支援作戰。
E.兵種協同演習(沙盤兵棋推演)。
F.兵種協同演習(電腦兵棋推演)。
(3)教學方法:
A、原則講解採集中上課方式,問題研討與計劃作為則採小班制授課方式。
B、課前先期預習,課堂上再提出問題共同研討,每人都有機會發言,以作為
教官考評學員之依據。
C、教學方式以電腦配合多媒體、幻燈片及影片實施,並依課程需求延聘專業
教授或具有實戰(實務)經驗之軍官實施演講授課。
D、對於美國本身歷年來海外戰爭之戰史研究及相關戰例之論證。
E、於美國獨立革命與南北戰爭時期之古戰場,分別排定四次現地戰術課程,
強調現地戰術之研究。
以上所述不過是將個人對AWS粗淺的認識作概略的介紹,希望藉此能提供對想考軍售出國受訓和對軍事教育有興趣的人一些參考。
留言列表